葡萄膜炎怎样治疗
1治疗原则对本病早期应迅速散瞳,防止虹膜后粘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局部配合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宜寻查病因,注重病因治疗。中医则以辨证论治为主,可通过全身调理减轻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起到减毒增效和防止复发的作用。
2局部治疗
(1)迅速散瞳:局部可点用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每日2~3次,滴药后必须压迫泪囊部,以免滴眼液进入鼻腔引起毒性反应。若瞳孔因虹膜后粘连不能散开,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1%阿托品、1%可卡因、01%肾上腺素等量混合液)01~02ml。症状轻或对阿托品过敏者,可使用2%后马托品眼液或眼膏,恢复期可滴05%~1%托品酰胺眼液,每日1~2次。
(2)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应用:局部滴05%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或0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其他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4~8次;病情严重者,每半小时或1小时1次,睡前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或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醋酸泼尼松龙05ml,每隔3~5日1次。
(3)非甾体类消炎药滴眼液:局部滴吲哚美辛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如普南扑林或露奇滴眼液,可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
(4)局部湿热敷。
3全身治疗
(1)西医治疗
①病因治疗: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应抗感染治疗。其他因素所致者,应结合相应的病因治疗。
②糖皮质激素:病情严重者,可口服强的松片每日30~50mg,早餐后一次顿服,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或用地塞米松10~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5~7天后减量,10日后改为口服。
③非甾体消炎药:可口服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2~3次,或阿司匹林,每次05g,每日3次。
④并发症治疗:对继发性青光眼者宜配合房水抑制剂、脱水剂降低眼压。瞳孔阻滞者在炎症控制后,可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恢复房水循环通道,如房角粘连广泛者,可行滤过性手术。对并发性白内障,在炎症控制后,可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2)中医辨证论治
①肝经风热证
证候起病较急,眼珠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睫状充血,角膜后壁尘状或点状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纹理不清,瞳孔缩小;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新制柴连汤加减。方中用柴胡、黄芩、黄连、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荆芥、防风、蔓荆子祛风散邪,赤芍配木通散瘀通络,甘草清热和中。诸药共用有祛风清热、散瘀止痛之功。若目赤疼痛较甚,可酌加丹皮、生地、茺蔚子凉血散瘀,退赤止痛。
②肝胆火炽证
证候眼球疼痛较剧,痛连眉棱、颞颥,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后壁尘状或点状沉着物,瞳孔甚小,或有前房积脓,或有前房出血。全身多伴有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通腑导热;兼前房积脓者,加知母、生石膏清热泻火;兼前房出血者,加赤芍、丹皮、紫草凉血散瘀。
③风湿夹热证
证候发病或急或缓,眼球坠痛,眉棱、颞颥闷痛,睫状体充血或混合充血,瞳孔缩小或变形不圆,房水混浊;常伴头重胸闷,肢节酸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
方药抑阳酒连散加减。方中用独活、羌活、白芷、防己、防风、蔓荆子祛风除湿,黄芩、黄连、栀子、黄柏、寒水石清热泻火,生地、知母滋阴抑阳,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共奏祛风除湿清热之功。若湿重者,可去生地、知母、寒水石等寒凉泻火药物;火热偏重者,可酌减羌活、独活等辛温发散之品;赤痛较甚者,酌加茺蔚子、赤芍、丹皮散瘀止痛。
④肝肾阴虚证
证候病势较缓,或日久不愈,目赤痛时轻时重,视物昏矇,瞳孔变形不圆,房水混浊,或晶状体混浊。常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若虚火较甚,可酌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咽干舌燥者酌加麦冬、天冬滋养阴液。
(3)专方专药
①龙胆泻肝丸,用于肝胆火炽证,每次3~6g,每日3次。
②雷公藤多苷片,用于风湿夹热证,每次2片,每日3次
③杞菊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证,每次6g,每日3次。
④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日为一疗程。用于肝经风热,肝胆火炽证。
(4)针灸治疗
体针:常用穴为睛明、攒竹、丝竹空、肝俞、足三里、合谷等。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配1~2穴。
耳针:可取耳尖、神门、眼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