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出圈!我院斜弱视团队连续发表多篇高质量临床学术论文
日前,我院斜弱视团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临床学术论文,进一步彰显了团队在疑难复杂斜视、弱视以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专业方向上的临床诊治优势。
临床研究一 近视防控
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呈现低龄和快速加深的特点,如何控制近视进展仍然是困恼广大家长的难题。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防控方案包括离焦或降低对比度设计的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OK镜)、多焦软镜或硬镜等,同时可以配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眼周穴位刺激等治疗。其中,OK镜仍然是很多不想给孩子佩戴框架眼镜的家长的首选。
我院斜弱视团队医生针对国内外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得出结论:OK镜可以有效延缓近视进展,与单光眼镜相比,OK镜在佩戴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能减缓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11 mm、0.16 mm、0.23 mm和0.28 mm,对应的近视控制率分别为64%、53%、50%和47%。
前期研究发表于《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并荣获“2020年美国视光学会Garland W. Clay奖”,本次研究更新后发表于《Eye & Contact Lens》。
临床研究二 常规斜视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用眼习惯的改变,尤其是近距离用眼增多和近视患病率的增加,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在视觉发育成熟后突发的斜视,伴复视,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出现欠矫和复发问题,与此类患者术前斜视度测量时可能存在隐藏斜视度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应增大手术设计,但缺乏有效的术前斜视度测量方法。
团队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时采用多种斜视度测量方法,力求暴露患者最大偏斜角,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极大提高了术后正位率,部分研究发表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同时,团队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合并部分调节因素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案例。此外,团队还总结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研究进展并发表在《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临床研究三 疑难复杂斜视类
单眼上转不足是由麻痹、限制或混合因素引起的眼球上转功能缺陷,为临床相对少见的垂直型斜视。由于患眼常伴下斜视,易被误诊为上睑下垂,甚至接受上睑下垂手术,进而会造成睑裂闭合不全或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我院斜弱视团队医生结合收治该类患者积累的临床经验,详细总结了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检查要点和手术方案。论文发表于《中华眼科杂志》和《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非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多样,包括外伤、手术、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等等,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但因患者在不同注视方向上斜视度差异大,具有较大的手术难度。我院斜弱视团队针对眼外肌麻痹或限制因素导致的多种非共同性斜视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麻痹性斜视早期药物治疗和斜视度稳定后的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的斜视和复视也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近期收集2例外伤性下直肌麻痹病例发表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临床研究四 手术并发症类
斜视手术属于外眼手术,在眼球巩膜表面附着的眼外肌上操作。与眼内手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并发症,需要手术医生细心操作方可避免。我院医生团队见微知著,对眼部手术后常常忽略的眼表并发症——角膜巩膜干凹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揭示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病情转归、检查和治疗等内容。相关研究发表于《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和《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我院斜弱视团队近年还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3项及多项山东省医务系统职工创新项目等。